高考地理选择题与简答题答题技巧
2012/1/15 20:22:00 请友读忠(更多) MrpEj.Com 340阅一、非选择题回答病情诊断
1.名词不清,错别字多:如将甘肃写成甘苏,将陕西写成侠西,将地垒写成地磊等,这些都明显暴露出考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基本的地理事物识记存在缺陷。
2.专业性不强,口语浓厚:不能用标准的学术语言反映地理事物,表达说明地理问题。如将投资大说成花钱多,将自北向南说成由上往下等。这样的考生一般学科专业素质较低,平时又缺乏训练。
3.词不达意,漏洞百出:不少考生对地理原理规律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面上或者是语言表达能力差,明于心而不明于笔,写出来的与心里想的相差甚远,甚至极不严谨、规范,常常出现常识性的或者是极端不负责任、缺乏科学态度的严重错误。
4.画蛇添足,做无用功:这类问题绝大部分问题出在审题不清,对题干要求的限定词理解不清或疏忽大意,导致答案与题目要求脱节或超出要求范围。常见的有只要求评价自然原因,但却长篇累牍阐述人为原因;只要求答出某种地理要素,却过多的一一展开等。
5.层次不清,逻辑混乱:主要表现在一些文字较多、涉及面较广的论述性、评价性的简答题中。考生在展开分析时往往不能遵循时间和空间的顺序,或者按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的思维层次一一表述,而是出现时空的跳跃或层面的混杂。如在描述某地的地理特征时,一会儿描述东部的地形条件,一会儿又描述西部的人口密度,一会儿又回过头来说东部的交通状况等,不能给人以清晰的思维顺序。
二、非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与方法
1.认真审题。审题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正确的理解题意,把握命题的指向,才能有的放矢。一道问答题有题目中心词,条件限制词,内容回答词和解答方式词构成。题目中心词是答案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制词一般为地理事物的范围、时间或答案的性质等,内容回答词为该题必须回答的内容,解答方式词则为回答的方式。
例如题目要求:扼要说明图示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题目中心词是水能开发;条件限制词是图示小区域、有利;内容回答词是因素;解答方式词是扼要说明。在审题的过程中,首先要审明中心词,明确所要论述的对象是什么,对此可以采用对中心词添加着重号或添加圆圈的做法,以提醒自己围绕中心,不能脱离主题。其次是审条件限制词,依据条件限制词的内容性质,进行相关知识的迁移,并进行筛选,确定答题范围,罗列答题要点。再结合解答方式词和内容回答词,进一步提炼,形成最终符合题意的简明扼要的答案。
2.判断图像。虽然地理图像千变万化,但内容实质大同小异,有规律技巧可循。对于不同类型的地理图像,只能深刻领悟其读图方法和要领,判断也并非难事,同学们可以尝试借鉴四看三定读图法。
3.对接迁移。非选择题的答题过程,往往是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等进行自我加工,重新表达、再现的过程。无论是陌生的地理知识,还是已有的地理知识,都需要同学们回归教材,进行知识的联想、迁移,并实现与新问题的对接,这样才能找准答题的突破口。例如,扼要说明图示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我们首先可以联想到,影响水能开发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而自然因素中,河流落差大、径流量大、有口袋形的地形,地质条件好是有利于开发的;社会经济因素中,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先进,能源市场需求大等是有利条件。接着,针对图示小区域的位置,迁移相关的地形、气候、人口、经济等特征,进行对接,剔除不符合题目要求的因素。
发表评论